科普 | 为什么很多人总把“然后然后”挂在嘴边?
“然后”是现代汉语常用连词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7版)对“然后”的解释是:连词,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。“然后”出现得很早,《论语》中就有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”。古汉语中的“然”有多种意义,其中一个意义是“这样,那样”,“然后”就是“这样之后”。因此,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”的意思是,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,这样之后就是君子了。现代汉语中的“然后”,基本延续“这样之后”的意思。
对口语中的“然后”现象,语用学将其解释为:“然后”本来是顺承连词,随着口语使用频率和范围的扩大,“然后”在很多情况下不再表明前后句子或段落之间的语义关系,而是逐渐弱化为话语标记,用于组织话语、切换话题。而所谓话语标记,就是删除后不影响命题意义、用来连接上下文和表达说话人态度的语言成分。然而,修辞学却对此提出批评,认为口语中过多的“然后”是冗余成分,它导致语言烦琐、冗杂、单调,影响了交际,应尽量避免,必要时可以用其他语言形式替代,以保证语言的简洁、明快、丰富。
口语中的“然后”现象形成原因众多,既有“然后”一词本身语义的关系,也有说话习惯的原因,还有来自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。在口语交际中,“然后”是组织话语和保证信息流动的一个重要手段。说话人在日常交际中,往往是边想边说,当一个语块说完,另一个语块尚未组织完成的时候,说话人会用“然后”这样的语言成分临时补充两个语块之间的空缺,从而保持话语中信息的流动,使话语更加连贯,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固定习惯。
更进一步来看,在语法上,“然后”属于后续句连词,很容易成为没有命题意义的话语标记。前端句连词有先发性,说话人往往有所准备,不容易成为话语标记;后续句连词是后发性的,说话人是在说完前端句后临时组织的,因此容易成为话语标记。所以,口语中用来填充语块空缺成分的词语多见“然后、结果、所以、但是”等,而很少有用“事先、原来、因为、虽然”等。
在语用上,“然后”类成分的存在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,它们在篇章中可以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,在情态上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态度。虽然,“然后、结果、所以、但是”都可以用作话语标记,但它们的情态意义各不相同,反映着说话人头脑中潜在的话语逻辑关系。
口语中“然后”的使用是否合理,要看使用的频率以及听话人的接受效果。如果使用频率正常,不会引起听话人的注意,那就是合理的;如果使用过于频繁,已经引起了听话人的特殊关注,甚至导致听话人的不适、反感,其运用就是不合理的,必要时需要规范引导。面对面交流,以言达意是最重要的。有的人喜欢用“然后”,有的人喜欢用“其实”,还有其他不同偏好的词语,只要不影响意思表达,并且听话一方对这些词语不产生反感或误读,就无伤大雅。但是在有些特殊场合,如学术报告、演讲演说等正规严肃的表达形式中,应该尽量避免过多使用这类词语。
本文来源:《光明日报》,2024年5月5日第5版
原题为“口语何以多“然后””
作者:姚海斌 宗守云
分别系大连大学文学院讲师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
拓展阅读
语言哲思 | 说不尽的“然后然后”
宗守云/文
林少华教授在《“然后然后”何时休》(《新民晚报》2013年1月10日)中写道: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我们特别喜欢说“然后”。日常交谈也好,会上发言也罢,有不算很少的人都对“然后”这个词儿情有独钟。尤其男生女生,有人几乎一口一个“然后、然后、然后”,没完没了,无尽无休。一次参加研究生答辩会,不到十分钟的论文要点陈述,而我指导的一个研究生,用了不止十个“然后”,听得作为导师的我干着急。甚至答辩通过也让我高兴不起来,问他为什么死活抓住“然后”不放,为什么就不能换个说法说“之后”“而后”“其后”“随后”,以及“其次”“再次”“并且”“而且”“继而”“再者”“加之”“还有”“接着”“接下去”?问他为什么这么需要注意修辞的场合却半点儿修辞意识也没有?
在口语表达中,“几乎一口一个‘然后、然后、然后’”是常见现象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“1982年北京话调查资料”中有这样一段口语语料:
讲完以后呢,他很激动,他就把这个都写下来,写下来以后呢,然后,我舅舅从美国回来,回来以后呢,然后他就把家谱寄来了,寄到北京,然后就,我们那个然后,然后他就寄来,我就把它复印了一份儿,如果你们要,你们可以再复印一份儿,很有意思。就可以看到一个,一个民族的一个历史,很好玩儿,就是,啊,他写的我们,他是这样讲,他说,在这个,我们家里原来,你知道,在朱元璋的时候儿,明代的时候,朱元璋不是,嗯,他,这个,占领北京吗?占领北京,以后呢,然后嗯,他死了,死了以后把那儿子封到那个,南京。然后这个,然后,叫朱棣吧,然后呢,他就带着部队又扫北,又回来。然后呢,在他的手下呢,就有一个,有一个叫国胜公。
这段话不到300字,说话人就用了10个“然后”,这些“然后”都没有实际意义,删除后不影响命题意义的表达。这样的“然后”是“口语衬词”,就是口语中有语音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。衬词分书面衬词和口语衬词两种。书面衬词主要出现在韵文中,像“来”“啊”“那个”“哎嗨哎嗨哟”等等,王希杰说:“衬词的运用是韵文的一个特点,这不限于汉民族,兄弟民族的民歌中也大量运用衬词。”对韵文来说,衬词是必要的,衬词使语音和谐,甚至能达到使语音优美婉转的效果。口语衬词除了“然后”还有很多,比如“啊”“这个”“那个”“所以”“可是”“是不是”“对不对”等。口语衬词是一种习惯,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往往有不同的衬词使用习惯。口语衬词有积极的一面,也有消极的一面。
口语衬词本来是说话人边说边想的产物,当一个语块说完,另一个语块尚未组织成功的时候,说话人用口语衬词临时补充两个语块间的空缺,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固定的衬词习惯。口语衬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,林焘、王理嘉在《语音学教程》中说:“说话人说出一句话来,所产生的各种声音特征并不都是听话人听懂这句话时所必需的,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多余的,这就是语音的多余度。”口语衬词也体现了语音的多余度特征,说话人在话语中夹杂口语衬词,可以避免信息过于密集、紧凑,这样才便于听话人理解。
当然,如果口语衬词运用过于频繁,成为听话人关注的内容,就会影响交际效果。董阳光在《喋喋“然后”可以休矣》(《新民晚报》2021年12月16日)中写道:
有一次,看到这样一个电视节目:一位主持人采访一个四五岁的小孩,主持人一个接一个“然后”地提问,被采访的那个孩子同样一个连一个“然后”地回答,听这两人一来一往的对话,感觉好像两个口吃的结巴在比赛,看谁的“然后”密集得更顺溜。有时甚至一句话里啥都没有,干脆都是“然后、然后、然后……”我不得不在巨量版的“然后”折磨声中,断然改换了频道。
这是因为口语衬词“然后”运用过于频繁导致的消极后果。再比如,有的教师在上课时频繁运用衬词“啊”,几乎每两个语块之间都出现一次“啊”,这种情况一旦引起学生关注,就会影响教学效果,有的学生甚至会记录老师在一节课上说了多少个“啊”字。
学界有一个关于闻一多的典故。闻一多是大学者,又是诗人,1930年代在青岛大学任教。他讲课有个“坏”习惯,言语间经常夹杂着“呵呵”之声。学生不满意了,觉得课堂有水分,直接做了一首打油诗:“闻一多,闻一多,你一个月拿四百多,一堂课五十分钟,禁得住你呵几呵?”闻一多得知,也没有生气,一“呵”了之。上课时,该“呵”的时候还是“呵”。
口语衬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,是不可避免的,适度使用是符合语言运用规律的,但过度使用就会影响交际,给听话人造成不适。因此,在口语表达中应该尽量减少口语衬词的使用,这是语音修辞的基本要求。
本文来源:咬文嚼字刊于《咬文嚼字》2023年第4期
老规矩
觉得长知识的
点赞、在看、分享为敬
科普
科普 | 男导师的妻子叫“师母”,那么女导师的丈夫怎么称呼?
科普 | 为什么可以说“我爸爸”“我妈妈”,却不能说“我狗”?
科普 | 如何用语言学知识分析“小偷偷偷偷东西”并对下联?网友的答案秀出了天际!
科普 | 粤方言的“嘉禾望岗”为什么好听?科普 | 为什么很多人发完语音后要再听一遍?
科普 | “好哒”“好滴”,是礼貌还是“文字讨好”?
科普 | 费翔的“商务殷语”火了!这门魔性的语言是啥原理?
科普 | “拿来吧你”是什么梗?让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
科普 | 最近刷屏的“显眼包”是什么梗?可不是eye pack哦!
科普 | “尔滨”是什么梗?“哈尔滨”原本是什么意思?
科普 | “南方小土豆”是什么梗?是歧视、自嘲还是爱称?
科普 | “小砂糖橘”是什么梗,用英语怎么说?
科普 | “普通话羞耻症”是什么梗?
科普 | 语言学家解读《繁花》腔调:三代上海话“同中有异”
科普 | 北京野生动物园的声明为啥火了?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科普 | 思聪真的是舔狗吗?让我们用语言学分析一下
科普 | 潮流语言的终级迷惑:“yyds”为什么从去年火到今年?
科普 | 什么是语言学?语言学就是学语文的?语言学有何用武之地?科普 | 语言学等于学语言吗?为什么要学语言学?科普 | 为什么有的人更擅长学习多种语言?科普 | 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吗?科普 | 为什么可以“水一篇论文”,而不能“菜一篇论文”?科普 |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微信聊天时不爱用标点符号?
科普 | 为什么现在管谁都叫“老师”?科普 |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在聊天时加上空括号?
科普 | 电影《周处除三害》中的“处”怎么读?
科普 | “牛轧糖”的“轧”到底读“gᔓzhá”还是“yà”?
科普 | 车厘子的“J级”“JJ级”,“J”到底是哪个单词?
科普 | 圣诞节为什么拼写成Xmas?圣诞快乐可以说成Happy Christmas吗?
科普 | 麦当劳“McDonald's”前面的“Mc”是什么意思?
科普 | Excuse me是“不好意思”,那Excuse you是啥意思科普 | “You are an old dog”可不是骂你,理解错误就尴尬了!
科普 | 老外对你说“I eat no fish”是啥意思?可不是“我不吃鱼”!科普 | “you are a noodle”是什么意思?可不是“你是个面条”
科普 | “dog eat dog”是啥意思?可不是“狗咬狗”......
科普 | “blue moon”是啥意思?可不是“蓝月亮”!
科普 | “dog days”是啥意思?可不是“狗日子”!
科普 | “懂了”到底是“Get it”还是“Got it”?
科普 | “中国龙”翻译成Dragon还是Loong?网友吵开了
科普 | “what's cooking”是啥意思?可不是问在做什么饭
科普 | “年前冷静期”是什么梗?
科普 | 冲上热搜!“大学生德华”是什么梗?
科普 | 老外说“Pig-headed”可不是骂你“猪头”,真正的意思是……
科普 | donkey是驴,work是工作,那么donkey work是啥意思?
科普 | water是水,work是工作,waterworks是啥意思?
科普 | kiss是亲亲,away是离开,但kiss away可不是吻别的意思
科普 | 中国人喊“扎心了”,歪果仁喊什么词?
科普 | “You're a fat cat ”是啥意思?很多人都理解错了!
科普 | “You excel me”是啥意思?可别翻译成“你表格我”!科普 | 为什么睡觉用“zzz”表示?
科普 | 今夕中秋:“月亮”的英语竟然不是moon!
科普 | “he is a zero”是什么意思?可不是“他是0”
科普 | bus是“公共汽车”,boy是“男孩”,那么busboy是什么意思?
科普 | walk是走,egg是鸡蛋,那么walk on eggs是啥意思?
科普 | dog是狗,body是身体,dogsbody竟然是这种人?
科普 | 为什么“蝴蝶”叫butterfly,而“蜻蜓”叫dragonfly?科普 | smoke-free到底是“允许吸烟”还是“禁止吸烟”?
科普 | 二维码“QR Code”中的“QR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
科普 | “shanghai”可不是“上海”!千万别搞混了
科普 | “John”为何译成“约翰”?为什么中英文的发音差异这么大?
科普 | 歪果仁常说的“ditto”是什么意思?不只是歌名哦!
科普 | 不再emo!这届年轻人的新情绪emoha又是什么梗?
科普 | App,Emoji,YouTube……这些词我们一直都读错了?
科普 | Add oil = 加油 ?这些 “中式英语”居然是正确的!
科普 | 一图搞懂equality(平等)和equity(公平)的区别
科普 | “怂”不读“sóng”,“认怂”写错了?正确的读音和写法是啥?
科普 | 我们分析了3447个地铁站,发现了中国城市地名的秘密
科普 | “街”:我国最奇特的一个字,3000年间都是一个读音
科普 | 全国各地普通话标准程度排行榜,你的家乡属于第几档?
科普 | 语言进化编年史:我们的语言如何进化,将来如何发展?
科普 | 惨绿少年、酒店猛狗……这些“令人喷饭”的词,居然都是成语
科普 | 为什么奥运会裁判报分时把1∶0称为one love?
科普 | 第20届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(IOL)中文版试题
科普 | 刻在中国人DNA里的“中国红”,竟有这么多浪漫的名字!
语言服务资源共享
学术资讯分享
学术资源共享
学术交流共进
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
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
欢迎加入
在【语言服务】公众号对话框
回复“资源共享”
获取进群方式
20万+语言学人已关注
ID:Language-service
投稿邮箱:yuyanfuwu@yeah.net
投稿交流、商务合作、著作出版
请联系语服君
微信号:yuyanfuwu2023